12月28日,天津国际油气交易中心(以下简称“天津交易中心”)试运营启动活动顺利举行。
为积极响应我国“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2019年,天津市发改委牵头组建筹备组,推进油气交易中心筹建工作。2021年,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商务部印发的《天津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体方案》中明确“支持天津在现有交易场所开展有利于行业和实体经济发展的油气现货交易,并与期货交易所开展期现合作,推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联动发展”,天津市政府也将建设天津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列入天津市“十四五”规划。在国家有关部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天津交易中心筹建工作基本完成,于今日顺利投入试运营。
试运营启动活动由天津经开区管委会与天津交易中心共同主办,市发改委、市商务局、滨海新区政府、天津自贸区有关领导同志出席活动并致辞,国家管网、中石化、中海油、北燃、天津能源集团、新奥股份、泰达实业、河南储运、内蒙古西部天然气、雅海能源、雪佛龙、Next Decade、泰达南港、中国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渤海银行等20余家企业与机构的代表现场参加试运营活动。
天津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一级巡视员李宏
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常委、副区长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梁益铭
天津经开区党委常委、管委会副主任马建军
天津市发改委能源处处长刘奎建
试运营启动当日,天津交易中心LNG商品单边交易量超8400吨,单边交易额近5000万元,挂牌交易、竞价交易、仓单交易、产能预售等交易模式均实现成交。值得一提的是,内蒙古西部天然气当天通过天津交易中心平台完成了国内LNG仓单交易交收第一单,这是天津交易中心以客户需求为牵引,开展市场化创新的有益尝试,也是助力产业客户提升设施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自主、灵活、高效配置资源的重要实践。
有特色的交易中心
在试运营活动现场,交易中心总经理龙力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天津交易中心需求牵引、智能驱动的三个差异化特色:
一是在全国首创拼单集采交易模式,以市场化方式,高效聚合需求侧,通过需供高效匹配,能有效提升产业运行效率,推动供给侧改革;
二是兼容买卖双边交易需求,统筹批发和零售市场,设计完成了“产能预售+LNG订单通+仓单交易+现货挂牌/单向竞价”的集成创新交易模式,建立了中长期交易和现货交易相结合且市场主体自由选择、竞争有序的油气商品交易体系,有利于打造形成天津基准价格,助力国家油气体制市场化改革;
三是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数智技术,打造了LNG期现通、智象区块链等智能产品服务实体企业,能有效满足客户智能交易、智能交收、智能风控需求,助力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
与客户“共创、共治、共享”商品要素交易市场
为打造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天津交易中心创新设立“公开、公平、公正”市场监督委员会(简称三公委员会),邀约典型客户代表和三方合作机构组成,独立对交易中心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审查。天津交易中心首届三公委员会主任委员由国内知名的商品交易场所专家—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教授担任,首届委员中还有法律界专家代表—天津市交易场所清整领导小组顾问律师康顺法,以及天津能源集团、北京燃气与西部天然气等行业客户代表。
试运营活动现场,以“共创、共治、共享”市场化的商品要素交易市场为目标,天津交易中心与天津南港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南港供应链成为天津交易中心认证的第三方供应链公司。
此外,天津交易中心还与河南储运、内蒙古西部天然气、雅海能源、胜通能源、中燃宏大、吉上科技、河北中翔等多家行业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陕蒙、京津冀鲁区域已初步构建形成包括多个指定交收点在内的LNG液态交收网络,将为客户提供便捷、灵活、多样的现货交收服务。
同时,天津交易中心也与中国银行、民生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等其他三方生态伙伴建立了合作关系,将共同为客户提供供应链金融、期现结合等多元创新服务。
天津交易中心总经理龙力展示当日交易数据
试运营期间,天津交易中心将聚焦LNG现货商品的交易交收场景,2024年将陆续上线管道气,以及管容、罐容、库容等油气辅助服务交易和天津其它优势能源化工品种,持续做大市场化交易规模,实现客户主权,服务实体经济,为推动油气资源高效配置,助力国家油气体制市场化改革和保供稳价作出积极贡献。